從西北戈壁灘到中部丘陵,從北方山林到東南沿海,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都可以找到聳立的風機。一直在中華大地上空吹拂的風,已真正開始創造價值。特別是“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從3107萬千瓦到突破1億千瓦,成為世界第一風電裝機大國。
據最新統計,我國31個省份均有并網風電場,其中內蒙古、甘肅并網風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106萬千瓦和1142萬千瓦,河北、新疆、山東和遼寧超過600萬千瓦。可見陸地風電疾馳發展。然而與陸地風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上風電,“十二五”時期我國海上風電建設較為緩慢,占全國風電裝機總容量的不到10%。如今已至‘十二五’收官之年,海上風電的500萬千瓦裝機目標難以完成已成定局。說明在我國風電發展中陸上風電唱主角。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看看陸上風電是怎樣唱出這出主角戲的。
一陸上風電可利用率高
陸上風電風機的可利用率一般可以達到98%,而海上風電風機的可利用率相對低很多。畢竟海上的運維難度高多了,陸上風機壞了隨時可以上去修理、更換,海上則要看海上天氣、風浪情況,一個小問題的維修可能要下海、上岸來回好幾次,可介入性太差,這些都直接影響到風機的可利用率。
二陸上風電成本低
在中國,陸上風電成本每兆瓦時77美元。雖然海上風電從每兆瓦時176美元降至174美元,但仍顯著高于陸上風電;陽能發電則為109美元;雖然中國的煤炭發電成本很低,只需要每兆瓦時44美元,但是它的污染遠遠高于路上風電;同時也遠遠低于天然氣發電的113美元。
三政策規劃占優勢 陸上風電占重頭戲
根據規劃思路,“十三五”期間,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將達1億千瓦,年均新增規模達2000萬千瓦,其中,“三北”大風電基地5年內新增裝機6000萬千瓦, 中東部中低風速資源區新增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1000萬千瓦。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風電行業發展的重頭戲仍然在九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四陸上風電電價下調 提高其競爭力
國家發改委近日悄然下發了《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討論稿》),提出實行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的上網標桿電價隨發展規模逐步降低的價格政策。
其中,陸上風電的標桿上網電價調整為:一類資源區價格從現行的0.49元/千瓦時,逐年下調為0.47元/千瓦時、0.45元/千瓦時、0.43元/千瓦時、0.41元/千瓦時、0.38元/千瓦時。
二類資源區價格從現行的0.52元/千瓦時,逐年下調為0.49元/千瓦時、0.47元/千瓦時、0.45元/千瓦時、0.43元/千瓦時、0.40元/千瓦時。
三類資源區價格從現行的0.56元/千瓦時,逐年下調為0.54元/千瓦時、0.52元/千瓦時、0.50元/千瓦時、0.48元/千瓦時、0.45元/千瓦時。
四類資源區價格從現行的0.61元/千瓦時,逐年下調為0.59元/千瓦時、0.58元/千瓦時、0.57元/千瓦時、0.56元/千瓦時、0.52元/千瓦時。
這個《討論稿》一出臺,更加提高了陸上風電的競爭力。
如今的風電早已不再是一種輔助性替代能源,而成為繼煤電、水電之后我國第三大主力能源。無論從當前治理霧霾的現實需求,還是從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的長遠需要來看,大力發展風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和緊迫。
上一篇:不容忘卻的南京大屠殺
下一篇:冬至大如年,最隆重的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