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電池的放電性能受放電制度的影響,放電制度主要包括放電時間、放電電流、環境溫度、終止電壓等。電池的放電方法主要分恒流放電和恒阻放電兩種。此外,還有恒電壓放電法,定電壓、定電流放電法,連續放電法和間歇放電法等。其中恒電流放電法是最常見的放電方法,恒電阻放電法常用于Zn-MnO2干電池的檢測。
根據不同的電池類型及不同的放電條件,規定的電池放電終止電壓也不同。一般說來,在低溫或大電流放電時,終止電壓可定得低些,小電流放電時終止電壓可規定得高些。因為低溫大電流放電時,電極的極化大,活性物質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電池的電壓下降快;小電流放電時,電極的極化小,活性物質能得到較充分的利用。
恒電流放電系統由恒流源、電流、電壓檢測記錄裝置組成。恒流源可以由電子穩流電路組成,如圖1-1所示;也可用一個恒壓源與大電阻構成,如圖1-2所示。
圖示1:恒電流法放電電路
電池電壓在恒電流放電過程中隨時間的變化可以通過函數記錄儀、XT自動平衡記錄儀來記錄,或通過數據采集卡用計算機來自動采集數據,當然,也可采用專門的設備進行檢測。這些檢測儀一般都有多路恒流源,彼此之間相互獨立,可同時互不干擾的進行多只電池的檢測,這些設備一般都由單片機高級獨立計算機來控制,可以脫離外部計算機工作。圖2是1200mA·h標準AA型MH-Ni電池的放電曲線。
圖示2:MH-Ni電池的放電曲線
放電電流的大小直接影響到電池的放電性能。因此在標注電池的放電性能時,一定要標明放電電流的大小。
電動汽車電池的工作電壓是衡量電池放電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說來,電池的放電特性可以用放電曲線加以表征。放電曲線反映了整個放電過程中工作電壓的變化過程。工作電壓是一個變化的值,不是十分明了。因此常以中點電壓(或中值電壓)來直觀說明。中點電壓是指額定放電時間的中點時刻電池的工作電壓,如MH-Ni電池1C放電時,其中點電壓即指放電至30min時電池的工作電壓,一般為1.24~1.25V。
另外一種表征方法則為電池放電至標稱電壓時的放電時間占總放電時間的比率。如某Cd-Ni電池1C放電至1.0V的放電時間為60min,其標稱電壓為1.2V,電池放電至1.2V的時間為48min,那么可以計算放電至1.2V的時間與總放電時間(t1.2/t1.0)的比率為80%,習慣上稱之為電壓特性。
一個性能良好的電池應具有良好的電壓特性,這樣才可以保證電池輸出功率高,并可以使用電器長時間處于正常的工作電壓范圍內,也有利于實際應用中電池容量的發揮。
恒電阻放電是指放電過程中保持負荷電阻為一定值,放電至終止電壓同時記錄電壓隨時間的變化。恒阻放電法常用在堿性Zn-MnO2干電池的檢測中。恒阻法放電有連續放電、間歇放電、交替連續放電三種方式,具體裝置如圖3所示,交替連續放電法一般較少采用。
恒阻放電中所采用的負荷電阻一般為標準電阻,且其阻值應包括放電時外電路所有部分的電阻。
圖示3:恒阻放電電路
上一篇:電機試驗之電機振動測試簡述
下一篇:新能源電動汽車系統架構簡介